一股“健康中国”的风潮正吹拂着华夏大地。
在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中,建设“健康中国”上升为国家战略。根据行业内人士分析,由于医疗健康行业产业链涉及行业极为广泛,国内“健康中国”战略将开启一个10万亿的市场,国内医疗行业将成为刺激经济新的增长点,从“十三五”规划建议来看,医疗信息化、高端医疗器械和生物制药被确定为重点突破领域,其中远程医疗信息系统和区域医疗信息平台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看病难、时间长等问题,市场缺口巨大,互联网与医疗产业的联姻将带动行业快速发展。
不过也有专家表示,如果想要享用这块巨大的蛋糕我们还需要走更多的路。现阶段,我国医疗行业产业链结合度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高端医疗器械绝大部分市场份额依旧被国外企业垄断,增强技术、转型升级需求非常迫切。此外,互联网医疗虽然会加速医疗产业的发展,但同时由此产生的问题也需要相应的法律去约束。
政策引爆国内市场
“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的“健康中国”引人注目。《建议》提出建立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和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全面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完善基层医疗服务模式,促进医疗资源向基层、农村流动。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健康服务业,推进非营利性民营医院和公立医院同等待遇。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健全药品供应保障机制,理顺药品价格,增加艾滋病防治等特殊药物免费供给,通过多种方式降低大病慢性病医疗费用。
同时,发改委将纵深推进价改,涉及医药电商、民营医院以及社区门诊等多个领域。
根据相关统计,2014年全国总诊疗人次达78亿人次,比上年增长6.6%,入院人数20500万人,比上年增长6.69%,从2000年开始,国内年诊疗人数就一直保持增长态势。目前来看,人口老龄化、精神压力和医保等原因,我国医疗服务行业供不应求,为满足不断增长的行业需求,必须增加医疗服务行业投资,行业整体增长空间巨大。
“‘健康中国’概念的提出是人民实现中国梦的基础条件,与之相配套的相关建议如果确实落实到位将有助于改善我国现阶段看病一系列问题。”互联网高级分析师,中国互联网诚信协会副秘书长高泽龙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告诉记者。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障研究所所长金维刚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打造“健康中国”的理念符合国际发展趋势,是一种更高层次的目标。目前我国居民整体健康水平低于国际平均水平,医改不仅是解决老百姓(45.290, 0.60, 1.34%)“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还涉及疾病预防、康复、居民健康意识等多方面。
高泽龙表示,我国从1999年开始逐渐步入老年化社会,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健康、养老等问题正逐渐被人们所重视。在“健康中国”背景下,与之相关的产业以及相关产业链的延伸都有望进入蓬勃发展期,成为未来重要的经济增长点。
其实在全球,医疗行业也一直备受重视。有研究报告显示,“大健康”产业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新兴产业。然而与美国、日本甚至很多发展中国家相比,中国的大健康产业还处于起步阶段。统计数据显示,美国的健康产业占GDP比重超过15%,加拿大、日本等国健康产业占GDP比重超过10%。而我国的健康产业仅占GDP的4%至5%,发展前景广阔。
有相关人士表示,“健康中国”战略的提出不仅会带动药品与医疗器械生产研发企业、医疗服务业、健康保险业、养老产业及互联网医疗等行业的兴起,也在涉及环保、食品安全等与健康生活息息相关的领域孕育了新的市场机会。
不过我们仍旧需要看到,在技术研发方面,我国仍旧相对落后于发达国家。国家未来应加大扶持自主研发药品、医用耗材、医疗器械和大型医疗仪器等新兴战略性支柱产业的力度,在不影响正常市场竞争的同时给予政策方面的优惠,使得我国健康、医疗、养老产业可以有序快速地发展。
创新仍是关键
近几年,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复合增长率超过20%,全球医疗行业增长率在10%左右。预计2015年市场规模将超过3000亿元。特别是在我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只占医药总市场规模14%的背景下,国内的医械市场至少还有5~6倍提升空间。
我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已跃升至世界第二位,尤其在多种中低端医疗器械产品方面,产量居世界第一。但我国医疗器械市场中高端产品仅占25%,中低端产品则占 75%,并且在25%的高端产品市场中,70%的份额由外资企业占领。
在此背景下,8月3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卫生计生委在北京联合召开推进国产医疗设备发展应用座谈会,并签署合作协议。会上,工信部部长苗圩强调,医疗设备产业是资本技术密集、产业关联度大、带动性强、发展前景广阔的朝阳产业。推动国产医疗设备产业发展,要从创新链和应用链两个方面下功夫。
创新链上,工业和信息化部需要整合上下游资源,重点扶持优势企业,突破一批关键医疗设备和核心部件及软件,显著提升国产医疗设备的产业化能力和质量水平;应用链上,工信部要和国家卫生计生委的相关工作及政策措施紧密结合,推动一批国产医疗设备进入有影响力的医院开展应用和对比验证,建立一批国产医疗设备应用示范基地。
高泽龙告诉记者,随着经济水平、健康意识的提高,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医疗器械的不断升级以及我国对医疗器械领域投入的不断增大,未来几年我国医疗器械市场将会产生更大的增长空间。而在市场竞争中,创新与技术投入就显得尤为重要。
财达证券分析师李明明告诉《中国产经新闻》记者,“李明明表示,国家“互联网+分级诊断”的模式正在加速推进,随着政策进一步倾斜与“互联网+分级诊疗”进一步完善之后,基层首诊、双向转诊的诊疗模式形成,基层医院将迎来设备更新换代高峰,国内医疗器械将会得到快速发展。”
不过,根据相关统计显示,我国1.6万家医疗器械企业中,除东软、迈瑞等少数企业发展较好外,其余多为规模不大的中小型医疗器械公司。基于2014年医疗器械市场总量2760亿元计算,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的平均收入仅在1700万元左右。
李明明表示,我国医疗器械行业虽然总体发展较快,但大多数为规模不大的小型企业,在国际市场上难以形成有效竞争力,在全球市场放开,经济合作日益加深的今天,如果企业们无法做大做强,则很难在竞争中获得优势。
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
如今,互联网与医疗行业的融合已经不再是新鲜事。医疗行业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不仅给民众带来了方便,还提高了医疗行业整体的效率,并且给医疗行业提供了新的利润增长点。
最新的统计显示,全国已有300家大中型医院建起“移动互联网医院”,覆盖用户超过120万人,交易次数超过200多万次。实践表明,用移动互联网挂号、缴费看病,可以缩短一半看病时间。
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崔丽曾指出,医疗卫生行业联姻“互联网+”,将在提高居民健康素养,发展医疗行业,实现各个行业协同发展等方面有所突破,从而实现更高的医疗资源配置效率、更好的就医体验、更好的医患互动关系以及更高的医疗服务质量。
高泽龙表示,互联网大数据应用在医疗行业中可以有效地提高看病治病效率,并且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误诊出现。大数据还可以积累用户的医疗及医药消费信息,基于此建立相应的个人健康档案,定期向用户合理地推荐改善健康的药品,从而提升个人的健康水平。
而在医疗服务方面,医药行业在药品服务过程中积累了数量庞大复杂的客户群数据,如日常销售数据、医患沟通数据、病人病历数据等。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应用,医院等医疗服务平台可以把握消费者需求,与消费者建立良性互动,并可提供个性化的智慧医疗服务。此外,随着处方药的放开,人们不禁担心处方药品将会轻易得到,而通过大数据的监测,能够实现处方药网售的追溯,便于国家相关部门的监管。
李明明告诉记者,在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今天,我们无需再去医院排队看病,而只需要在手机上操作,给患者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性。而诸如运动手环、睡眠监测、身体健康监测等仪器的应用,也给网络医生提供了更多诊断信息,减少误诊发生的可能性。
在未来,患者治疗可能无需走出家门,通过网络即可确诊,医生给出相应的治疗方案并联系相关药品或者治疗仪器的上门服务,患者只需遵守医生给出的建议,好好治疗即可。如果这一步得到实现,我国医疗行业全产业链将得到前所未有的深度融合。